這幾天我們忙著採買傢俱跟搬家,加上這兩天英國熱浪 溫度高達30幾度,雖然這溫度對於從亞熱帶國家回來的我們不算什麼,但因為英國室內都是沒有冷氣,我們就頂著高溫在外,又頂著悶熱在室內搬上搬下
晚上我們都累垮了,只是到了半夜Esther不知道怎麼了突然大哭了起來,一直很難安撫下來,越哭越厲害,我們都很擔心是不是哪裏不舒服,或是晚餐有吃到什麼讓她肚子痛
只是那時在她尖叫大哭又亂抓的當下實在很難確認什麼,她也沒辦法表達到底發生什麼事,所以我就選擇心情平靜的先抱著她,在她耳邊說:「不要擔心喔!媽媽在,媽媽在! 」「哪裏痛痛不舒服可以用指的給媽媽知道喔!」 「媽媽陪著妳喔!」
就這樣Esther慢慢的安靜下來,張著大眼睛躺在我的胸前,但我還是一手輕輕拍著她,在耳邊繼續說:「有哪裡不舒服還是做惡夢媽媽都陪著妳喔!」「會沒事的!」
-
隨然我的個性是比較急遇到事情自己都很容易窮緊張,但不知道為什麼面對小孩時比較能沈穩的面對他們,每次看到他們這不是肯德基般的鬧還能冷眼旁觀再繼續做自己的事
記得以前曾經看過不知道哪裡的育兒專家說過,父母的情緒是穩定小孩的關鍵,
每次在一旁看著他們推來推去尖叫,或是遇到什麼挫折跌倒大哭,當下雖然整個很心煩氣躁,但這幾年已經慢慢習慣閉上雙眼先深呼吸,再選擇用低沈的聲音跟他們慢慢說,慢到他們也必須慢下來聽我們說,也停下來聽他們慢慢說,這多少能取代在第一時間被他們的情緒牽著走,最後變成我們在吼叫他們繼續哭鬧不可收拾的場面
想想每次變成這樣的場面都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力氣去收場,不如在當下先給自己三分鐘把耳朵關起來眼睛閉起來深呼吸冷靜,再去處理他們比較省事
#對老公就沒這麼有耐心了
#畢竟不是自己的孩子🤣🤣
-
其實孩子也是需要練習情緒的控制,他們還不了解什麼是憤怒,什麼是難過,很多時候也是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這樣,而我們就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,雖然我們不太特別去讀什麼育兒建議,這些都是在長時間了解自己孩子的狀況,再慢慢的調整跟他們的相處方式而選擇的作法
在當父母這條路上很多時候我們也是很無助又無奈,但在幫助他們成長的過程,我們也一直在一起成長,方法這次不行下次就換方法,試到有用的就出運了
#我們也在等出運的那一天的到來😆